今天推荐生存技能书籍“学会提问:批判性思维指南”,一部经久不衰、影响几代人的作品,今天推荐的是它的第十二版。本书的两位作者里,尼尔·布朗是经济学教授、斯图尔特·基利是心理学教授。
本书不是教你凡事问别人,而是帮你建立批判性思维(Critical Thinking),学会在乱世中自己问自己: 一个观点到底在说什么?哪个观点更可信?我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?
批判性思维不是“批评性”更不是“打倒性”思维。
本书通过由浅入深的例子和讲解,说明批判性思维的价值,教你怎么分析、推理、判断观点和所谓的“事实”,怎么识别常见的逻辑谬误,怎么判断数据误导和信息的缺失,怎么论证,最终帮你成为批判性思维者。
在中文的语境里,这将帮你成为独立思考者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观点和事实和真伪难辨的时代,政府、专家、大V、网红、朋友…谁说的更可信?
- 多数人依赖直觉,喜欢谁就信谁。
- 被媒体、自媒体、社交媒体洗脑的人习惯于站队,谁声音大就信谁。
- 群体社会里的人屈从于恐惧,谁掌权就信谁…
- 随着信任不断被打破,阴谋论、虚无主义也越来越盛行,谁都不可信,见到谁就怀疑谁。
在这样的大前提下,本书能帮你多一种做判断的方法。
本书内容不生涩,理解难度不大。但对习惯了“听话”的国内年轻人而言,本书的价值观可能并不成立,或者说缺一个阅读和学习的理由。这样子读起来会非常晦涩。
所以,我建议读者试读两个章节,如果觉得有帮助,就把它当做今后的生存指南,一直留在身边、反复阅读。
很多人用思维导图来拆分书籍,把完整内容拆分成一个个易于理解的小细节。本书为很多读者提供了全新的、完整的知识体系,并不适合脱离体系、单纯地看拆分后的细节。阅读本书,最好再拿思维导图再反向做一个汇总,看看书里的概念能否支撑本书自己、支撑本书建立的整个知识体系…
我也没想好到底应该怎么反向汇总,但阅读本书的过程中,我一直隐隐约约觉得值得把本书分析一遍,也许它也在胡说呢🤷。
能有这种感觉,看来我已经明白了作者的意思。